二、严明的制度建设
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制度建设是通过组织行为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因此根据运动队管理的任务及目标特性,应设计制定领导、教练员、运动员三个层级的一系列相关责任制度,包括其它协作部门也有相对应层级的责任制度。
三、积极的文化氛围
企业要有文化氛围,运动训练队同样更需要有其特定的文化氛围。运动队的日常管理应提倡三种文化:宣誓文化,重要场合和事件对着国旗宣誓,倡导热爱祖国;仪式文化,试训队员正式进队举办仪式,提升其责任和使命感;冠军文化,为冠军定期制作更换宣传栏,营造集体荣誉氛围。
管理任务
“一个中心、三支队伍”
一切工作围绕训练为中心,资源向训练倾斜。政策导向向训练倾斜,围绕竞赛训练相关政策的设计出台都以有利于出优秀竞技人才为导向,以有利于出竞赛成绩为基础,要在队内创造一种的互相竞争比出更好成绩的良性氛围。人员安排向训练倾斜,人员岗位的安排设立以竞赛训练为重要考量因素,竞赛训练工作需要的岗位要配到、配强、配足,与竞赛训练相关度不大的工作则在岗位设置时尽量精简归并。
围绕训练强调细节管理。一支队伍有再宏伟目标、再英明的战略,没有严格、认真的细节执行,再英明的决策,也是难以转化成为现实的成绩。所以,在工作日程制定的管理上要强调“三早”,既早计划、早安排、早布置;在阶段性目标管理上要实施“三小”,既小比赛、小评比、小提高;在训练管理意识上要有“三抓”,既抓重点、抓梯队、抓后备;在教练员培养上要督促“三学”:学方法、学手段、学理念;在计划实施的评价上要有“三落实”,人员项目要落实、时间节点要落实、成绩指标要落实。
严格选配,优化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结构。要构建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骨干队伍,岗位设置一定要有流动性,三线基层教练做出成绩就一定要有机制让其上台阶,要有机会让其到二线甚至一线岗位上去创去拼。这样既能保证教练员队伍始终有充满激情的新鲜血液补充,也能促使已在一线岗位的教练员为避免被淘汰,必须拿出真本事做出更优异的成绩。
运动员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其实是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梯队建设,运动队的管理,优秀后备人才培养要放在及其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充足的后备人才梯队是一支运动队长远战斗力的保证。第二个是运动队纪律的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建设尤其在运动队的管理中有其必要性,加强纪律建设是为确保队伍管理和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勤保障队伍的绩效考核要有与运动队其他单元相对独立分开的考核体系,因为这个部门的主要责任是有效、规范、安全,只要达到考核要求就应该给予奖励。同时也要与运动队竞赛出成绩挂钩,要让后方也盼着打仗,盼着前方打胜仗,这样后勤才成为真正的保障。另外在后勤保障方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这几年也成为运动队管理新要素之一。信息化正成为全球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对整个运动队的管理运作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